閱讀量:1364 日期:2021-11-17
一:選用溫室
由于蒜苗多層架床栽培的溫室,與一般日光溫室基本相同。溫室坡面要用新塑料薄膜鋪設(shè)而成,溫度低時膜上還要覆蓋4層紙被和1層草苫。200平方米的溫室內(nèi)可設(shè)加溫火爐2個,煙道可用鐵煙筒,也可修1道火墻。
架床的位置及用料:溫室的前部和后部較坯,可搭2層架床,中部搭3層架床,每道架床間距為即厘米,架床的用料為木仟、林秸、舊塑料薄膜、鐵絲和少量紅磚等。架床的搭法:第1層床架距溫室地面10厘米,用單塊磚砌幾道6~7厘米寬的隔墻,墻距120~160厘米,然后用木桿搭成100~130厘米寬(長度不限)的床架。木桿間距視木桿粗細而定,一般以20~30厘米為宜。第2層床架在距第1層床架80一100厘米高處,用木桿綁架樞,床寬100厘米。第3層床架在距第2層床架60厘米高處,用木桿綁架框,床寬80~90厘米。架框綁好后,在每層架床上鋪1層6厘米厚的秫秸,上鋪舊塑料薄膜(用于保水),膜上蓋6厘米厚的細沙土,將土拍實。在搭設(shè)架床的過程中,木桿一定要埋牢固,以免在蒜苗生長期間因澆水而塌落。
二 、苗床準備 苗床營養(yǎng)土的配比,腐熟好的有機肥占60%和園田土占40%,每立方米肥土加2.5 公斤磷酸二銨或復(fù)合肥,均勻拌入土中,為營養(yǎng)土,苗床上鋪營養(yǎng)土厚5-6cm,整平床面即可栽蒜 筑畦:栽培蒜黃的溫室有永久性和臨時性的半地下式溫室。永久性半地下式溫室稱之"蒜黃窖"。蒜黃窖中做寬2米,長約3米,深50厘米左右的槽子畦,或在地面上筑起50厘米高的畦埂,以便進行覆蓋遮光。臨時性蒜黃溫室如囤韭溫室,筑畦如蒜黃窖。地窖和井窖皆地下式,其做畦規(guī)格決定于蒜種的多少,畦深30-40厘米。若利用其它溫室空散地栽培蒜黃,畦的形式更為靈活。畦做成后隨即整平畦面,準備栽蒜。增施腐熟有機肥料及后期追施硝酸銨等化肥,有利生長及產(chǎn)量的提高。
三、種子處理
蒜種的選擇:選用頭大、瓣多、休眠期較短的大白皮品種,該品種出苗快、產(chǎn)量高。蒜種挑選和處理:蒜種以白皮大瓣蒜為好,蒜瓣大養(yǎng)分足,蒜苗長勢旺,莖粗白長,優(yōu)質(zhì)高產(chǎn),商品性好。播前將有病、干腐、帶傷的蒜種剔除,掰蒜瓣時按大、中、小三個等級分級。播種前3天將蒜瓣按等級分裝在容器中用水浸泡,每天換一次水,使蒜種充分吸水,促進發(fā)芽。此步操作也有利于調(diào)節(jié)農(nóng)時和便于分級管理。播種前應(yīng)將蒜種用過篩的過磷酸鈣拌一下,以滿足蒜瓣發(fā)芽時對磷的需求,每畝蒜種用過磷酸鈣30公斤 。選出蒜頭整齊,蒜瓣充實的作種,用20-30度溫水浸泡24小時,撈出瀝水, 挖掉須根莖盤,掰成蒜瓣,即可栽種。
最早10月中旬可栽蒜,一般11月上旬到翌年2月末均可栽培。100平方米的溫室可生產(chǎn)蒜苗8000~10000公斤。
四。 栽培管理
蒜苗栽培的特點 蒜苗生育期短,栽培管理比較簡便,一般自入冬后即可栽植,每20-30天可生產(chǎn)一茬。蒜苗生長所要求的養(yǎng)分,主要靠鱗片供應(yīng),對床土要求不嚴,在弱光或缺光的條件下栽培,可獲得優(yōu)質(zhì)高產(chǎn)。但必須實行合理密植,掌握適宜的溫濕度。 蒜苗在生育期喜歡較高的溫度,白天26度,夜間18-21度為宜,超過30度生長不充實,產(chǎn)量低,質(zhì)量差。生長后期對溫度要求低些(但白天不能低于15度,如果溫度適宜,水分充足時,生長的快,產(chǎn)量高,一般情況下18~23天就收一茬。
栽蒜:栽蒜亦稱排蒜。浸蒜種、挖莖:用較大的容器裝蒜,然后加20℃的水浸泡30小時.浸透后撈出瀝于悶一悶,再挖掉莖盤。擺蒜壓沙:每平方米擺蒜15公斤左右,蒜頭擺得越緊越好,蒜頭間的空隙用散蒜瓣填充。擺完后蓋上3厘米厚的細沙,然后拍實。隔3天再拍1次。水分管理:要求澆水的水溫不得低于15℃,最好在20℃左右。一般在生長前期(栽蒜后)澆大水,生長中期(苗高15~16厘米)澆中水,生長后期(收割前4大)澆小水。僥水次數(shù)要依架床土壤干濕情況而定以保持水分并便于收割。每平方米用蒜種30-35斤。
溫度管理:經(jīng)常保持膜面清潔,以提高溫室的透光性。如室內(nèi)溫度白天低于16℃,夜間低于12℃時要生火加溫。溫度控制范圍,栽蒜后白天26-28℃,夜間24-26℃。齊苗后白天22-24℃,夜間20-22℃。苗高15厘米時,白天20-22℃,夜間18-20℃。收割前白天18-20℃,夜間14-16℃。
遮光:栽培蒜黃需遮光軟化??稍谄韫∩细采w黑色塑料薄膜或雙層草簾等遮光,使之在黑暗環(huán)境中生長。應(yīng)注意壓緊,并防止蓋席下陷壓傷蒜葉。如利用地窖、井窖或窖洞生產(chǎn)蒜黃時,嚴密關(guān)閉門窗即可,不必在畦面上另加覆蓋物。 大蒜鱗莖底部平齊,能夠直立,并保持蒜瓣頂部平整,用蒜瓣填栽蒜頭間的空隙。栽滿畦后覆蓋細砂土3-5厘米。
五、 栽后管理
1、 灌水:蒜瓣在根系初生幼芽萌動期生長緩慢,需水量小,可在栽后1-2天潑水維持畦土的濕潤。后生長加快,需水量增加,可澆灌畦面,每隔4-5天一次,水層深度20-30毫米,以濕潤覆土為度。應(yīng)根據(jù)天氣情況酌情增減。地上式和半地下式溫室較地下式軟化場地耗水量大。自囤栽到收割約需灌水3-4次。灌水時應(yīng)避免地面流送,水量不可過大,收割后傷口未愈合時不宜過早澆水,以免引起腐爛。
2、 溫度調(diào)節(jié):栽蒜前1-2天溫室內(nèi)開始加溫。為促蒜休眠芽迅速萌發(fā),前期溫度應(yīng)高,以日平均溫度25-27℃為宜,出苗整齊。蒜苗生長期室溫應(yīng)降至18-22℃。生長后期蒜苗高30厘米時,植株密集通風不良,應(yīng)再降低溫度,忌高溫多濕,以免引起腐爛。
3、 通風換氣:栽蒜后為促種蒜萌發(fā),空氣濕度可保持85-90%,收獲前為提高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、防止收割后失水萎蔫,空氣相對濕度可降至75-80%。濕度太大應(yīng)進行通風排出濕氣。蒜黃系軟化栽培,遮光不嚴植株易形成葉綠素而降低品質(zhì)。通風換氣宜在夜晚進行,收獲管理皆應(yīng)在弱光下進行,防止見光產(chǎn)品綠化降低品質(zhì)。
六、產(chǎn)品收獲:
栽蒜后管理適宜,約經(jīng)20天株高30-40厘米時即可收獲。一般十五天,如室溫較低可延長到25-30天。用刀自地表割取,每2-5斤整理成捆。置陽光下照曬片刻,使白色蒜苗轉(zhuǎn)變?yōu)榻瘘S色。收割完畢后,清理畦面另換新砂土,隨即進行第二次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