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量:1204 日期:2021-12-14
菜苔俗稱“菜尖”或“菜心”,由于質(zhì)嫩、味美,故為廣大市民所喜愛。上海地區(qū)菜苔品種多,供應(yīng)期也長,下面介紹冬季栽培品種:
“臘菜苔”,10月上旬播種育苗,11月上中旬定植,行距13—14cm,株距5—6cm,2月份可分2—3次采收,苔嫩而細,味美,但產(chǎn)量不高。
“一刀齊早菜苔”,播種和定植同臘菜苔,較耐寒和晚熟,2月底左右一次采收。
“晚菜苔”,10月中旬播種,11月中下旬定植,苔粗,成熟遲,3月中下旬分二次采收,產(chǎn)量較高。
“油菜苔”,10月下旬播種,11月底—12月中旬定植,行距20cm左右,株距10—12cm,3月底至4月上旬作一次采收,產(chǎn)量與“晚菜苔”相近。
其他如“冬常菜”、“二月、三月慢”青菜也可密植采收菜苔。
播種及栽培
播種時間:7月下旬-8月下旬,畝用種量50-100g,用50%的多菌靈拌種消毒,苗床土用生石灰消毒。
移栽時間:8月下旬-9月下旬。
1.每畝用150kg生石灰整土;
2.每畝用50%土壤滅菌殺蟲劑4-5包或者10%易撒凈2包;
3.每畝用五氯硝基苯4包(對防治根腫病尤為有效)。
定植密度:每畝栽植3000株,1株/蔸。
施肥
1、土雜肥2000-4000kg/畝(作基肥);
2、蔬菜專用有機復(fù)合肥100kg/畝(作基肥);
3、人畜糞水3000-4000kg/畝:定植成活中耕后追肥,以人畜糞水為主,每畝40擔(dān)左右,在國慶節(jié)前后主苔可采收,主苔采收后,需追肥一次,以后每采收一次需追肥一次。
4、尿素20kg/畝;
5、葉面肥:生命源每畝每次施一包或豐多收1包或者用植寶素一支,兌水30kg噴霧。
注意:不提倡蔬菜上施用碳胺。肥水與菜薹形成有密切關(guān)系。植株現(xiàn)蕾前后均需充足的肥水,以足夠的營養(yǎng)體保證菜薹的形成,尤其是早熟品種更需要保證前期肥水的供給。對礦物質(zhì)營養(yǎng)的吸收以氮最多,鉀其次,磷最少。氮、磷、鉀的比例為5:3:1。菜薹屬長日照植物,但多數(shù)品種對光照長短要求不嚴格,花芽分化和花薹的生長速度主要受溫度的影響,頂花生長長達50-58天。